【资料图】
据中指研究院监测,2023年一季度已有超百省市(县)出台政策超170条,超30城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4%以下,各地政策多采用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、发放购房补贴的方式,涉及优化限购政策、降低首付比例、优化预售资金监管等。
受政策作用,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、重点二线城市出现了一定“回暖”迹象,特别是一线城市,有一种复苏的感觉。中指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3月份一线城市新房成交环比上涨73%,同比上涨83.9%。但是,三、四线城市仍然在低迷中徘徊,以至于重点布局三、四线城市的碧桂园,也开始调整布局策略,要把目标转向一、二线城市。专家则认为,楼市分化现象正在加剧,一、二线城市有可能逐步恢复,三、四线城市则很难有大的起色。
不能说这样的分析有什么问题,实际状况也是如此。问题的关键在于,这是市场的真实反映吗?楼市真的要“回暖”了吗?很显然,现在说楼市“回暖”,还为时尚早。今天的楼市,是被政策强行催化越来的,且催化的原本就想购房的刚需,而不是犹豫不决中的刚需,犹豫不决的刚需,仍然在犹豫不决、等待观望。也就是说,政策的“投入”与市场的“产出”还很不相配,也不协调,投入很大,产出很少,且产出的质量很低。于是,就不能不审视现行政策是否对楼市有积极作用。
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,中国的楼市,从放开之日起,就一直是依靠政策“输血”形成的,包括房价快速上涨的那些年,如果没有政策的持续“输血”,也不可能维持很快的发展速度,房价也不会持续上涨,最终要出台调控政策。譬如预售制,就是最大的政策“输血”,是开发商遍地开花最主要的因素。如果没有预售制,相信许多开发商都起不来,也成不了,更发不了。除预售制外,银行只看资产、不看负债,只放贷款、不管风险的信贷投放政策,也是一种对楼市的政策“输血”。如果没有银行毫无节制的放款,一大半开发商都活不下去,更别说做大了。而对开发商的疯狂放款,带来的就是开发商个个负债率很高、负债很多、风险很大,倒逼金融机构继续放款,形成恶性循环。
面对因为开发商的行为不规范带来的市场低迷、市场风险,按理应当在开发商身上做文章,把责任落实在开发商身上。可是,从去年以来的政策措施看,开发商依然生活在政策的“输血”之中,依靠政策苟且偷生,而不是依据市场寻找出路。看看地方出台的支持楼市的政策,如果放在实体经济身上,实体企业一定感动得落泪,甚至嚎啕大哭。可是,放在开发商身上,却是毫无反应,感觉一切都是应该的,是必须的。因为,他们已经负债大到“不能倒”。相反,那些中小微企业,没有多少负债,却可以随时倒下。
如果说政策“输血”能够让楼市走出低迷,步入正常轨道,倒也说得过去。可是,这些政策对于楼市来说,似乎都是肉包子打狗,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。特别对开发商来说,只给政策不给钱,一切都是枉然,政策的作用效率很低很低。这样的政策“输血”,实在太没有意义和价值。
楼市发展也是有规律的,不按规律发展或许能够获取一时的利益。但是,一定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。今天的政策松绑、政策供给、资金安排,实际都是为前些年过度推动地价上涨、放纵房价上涨在买单。政府在买单,银行在买单,居民也在买单。政府与银行为楼市买单,是哑巴吃黄连,而广大居民为楼市买单,则是被动而痛心的。也许是痛定思痛,他们在这一轮的楼市低迷中觉悟了,不再盲目购房、冲动买房了,而是用等待观望与开发商比耐力,与政策比耐心,即便地方出台再多的政策,只要房价不降,他们就不出手。于是,政策“输血”就变成血型不符,很难有效。
这就带来一个问题,那就是楼市还要不要继续在政策上做文章,继续依靠政策“输血”的方式能否将楼市拉出低迷状态。楼市到底应当靠政策“输血”还是靠市场“造血”,靠开发商自觉遵循市场规律、自觉适应市场变化、自动调整房价策略,还是靠政府扮演“救市”角色。这个必须弄清楚,思路必须清晰,方法必须正确。否则,楼市可能继续在低迷状态下运行。就算一、二线城市有所复苏,整个楼市还是处于低迷之中,大的格局不会发生变化。除非放弃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而这根本就没可能,“房住不炒”定位一定会坚持不懈、坚定不移。
关键词: